在寬頻業者的大力促銷之下,不少撥接族都想改用ADSL,不過,對於「究竟該申請哪一家」的ADSL產品才最適當,或者「現在所使用的ADSL產品,是否最符合本身的需求」等問題,要不要換一家ISP,常常讓用戶感到困擾。 基本上,要判斷ADSL產品對自己的適用性,可以透過以下原則來評比:
(一)頻寬:ADSL產品有好幾種頻寬,其中下載512K,上傳64K的產品,可說是現階段的主流規格,不過在網路影音的發展下,1.5M/384K甚至更高速的ADSL已經愈來愈流行;如果用戶平常只是看看網站,收發e-mail,512K的應該就夠用,如果常常需要下載或上傳大量檔案,或收看品質更好的網路影音節目,就可安裝或升級成更高階的產品。
(二)計時制和固定式:ADSL分為計時制和固定制兩種,其中固定制會配發固定IP,如果配合軟體環境設定,可以讓用戶電腦一開機就直接連上寬頻網路,這個全球唯一的固定IP屬於用戶專用,方便網友架設網站或電子郵件主機,不過固定制費用較高,適合連線需求大,上網時數高,又有架站需求的使用者;計時制採用的是浮動IP,一般需要透過撥號軟體來連線,適合一般家庭用戶使用。
(三)配發的IP數量:IP數愈多,就能夠容許愈多部電腦同時上網,舉例來說,配發2個IP的ADSL產品,就可以讓2部電腦同時寬頻上網;有些ADSL只配發1個IP,有些可能配發2個,有些甚至多達8個,用戶申請前,最好先向ISP業者問清楚,如果家裡許多電腦都想同時寬頻上網,不妨考慮申請或改用IP數較多的產品。
(四)費率:固定制和計時制ADSL的計費方式是有差別的,固定制通常每月繳付固定費用即可,但計時制包括交給ISP的「連線費」和交給電信業者的「線路費」,有些計時制的連線費採取吃到飽的方式,支付一定費用可無限上網,但有些就和撥接一樣,要按照連線時數計費;部份ISP在促銷ADSL產品時,會在費率上耍花招,讓用戶看得頭暈腦障,例如,用戶看到「每月XXX元可無限上網」時,就要特別小心,因為這通常只有包含連線費,用戶不要以為這樣一來就不用繳線路費了;另外,有些ADSL產品在裝機時需要外加裝機費,有些就不用,用戶要先弄清楚計費細節,才不會吃虧。
(五)其他附加服務:有些ADSL還會提供附加信箱、網頁空間、撥接帳號,甚至網路影音或網路遊戲點數等加值服務,有些就沒有,用戶可以貨比三家。
(六)連接國外頻寬:許多人之所以會想裝ADSL,就是想連上國外抓檔案或瀏覽網頁,如果用戶有這方面的需求,就要注意所服務的ISP連外頻寬是否夠大(可查詢http://map.twnic.net.tw),如果頻寬太小,用戶會發現這個時候的寬頻網路會變得比撥接還慢。 (七)客服機制:處理ADSL莫名奇妙斷線或突然連不上等狀況,或是接受客戶詢問與抱怨,如果ISP的客服機制不良,用戶最好考慮要不要使用其產品。
了解上述原則後,用戶就可以比較出適合自己的ADSL產品,事實上,為了配合市場的狀況,各家ADSL產品與服務經常出現變動,網友也可連上各家寬頻ISP業者的網站,查詢更詳細的資訊,當成實際申請、更換ISP或產品的參考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