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> 歡迎您,訪客:請先登入 | 會員註冊線上新發表熱門文章搜尋說明  
WinBBS資訊交換中心
返回論壇首頁 WinBBS資訊交換中心
 □ -- 閒 話 家 常 灌 水 版 [快速返回]
 Sony Ericsson 發表第一隻第三代行 ...
<< □ -- 閒 話 家 常 灌 水 版歡迎您的到來 >>
 本版精華區  個人收藏  回覆通知
您是本文章第 556 個閱讀者  下一個主題更新上一個主題
 * 文章主題:Sony Ericsson 發表第一隻第三代行動電話 Z1010  回覆主題 將本主題加入我的最愛&注意此文 把本主題輸出到印表機 把本文章加入 IE 我的最愛

 該用戶目前不在線上 Chine 
  此人為總版主

 
 總版主

  
 等級: + 0  
 來自: 台灣省
 鑑定: 已設為保密
 總發文數: 3066
 註冊日期: 2002/09/27

 查看會員資料 查看  發送悄悄話 傳訊  參觀 Chine 的個人首頁 主頁  引用 引用  回覆文章 回覆  關聯文章 關聯 
Sony Ericsson 發表第一隻第三代行動電話 Z1010






今天在法國坎城舉行的 3GSM 世界會議中,Sony Ericsson 發表了內建雙相機、雙顯示幕的 Z1010 雙模 UMTS/GSM-GPRS 第三代行動電話。貝殼機造型的 Z1010,運用 3G 行動通訊技術,提供最佳的影像、訊息和第三代行動通訊連結功能。


今天在法國坎城舉行的 3GSM 世界會議中,Sony Ericsson 發表了 Z1010 雙模 UMTS/GSM-GPRS 第三代行動電話。貝殼機造型的 Z1010,運用第三代行動通訊技術,提供消費者最佳的影像、訊息和第三代行動通訊連結功能。為了發揮視訊電話和影音功能的最大效益,這隻手機有二個內建相機、兩個顯示幕、支援視訊以及許多其它功能。

此一全功能的雙模 UMTS/GSM-GPRS 行動電話,將是 Sony Ericsson 在消費市場中的第一支第三代行動電話產品。在坎城現場的第三代行動通訊網路中,將示範這隻手機的視訊通話和串流影音功能。Z1010 利用第三代行動通訊網路的寬頻和功能的優勢,著重於創造簡單易用多媒體傳輸功能。為此,Z1010 共有兩個顯示幕和兩個相機,主要的顯示幕是 65K 彩色螢幕,而在手機的外蓋上還有一個灰階顯示幕,方便使用者在闔上手機時獲知訊息。

Z1010 的內建相機可輕易擷取靜態相片和動態影像,並可利用MMS或電子郵件的方式傳送出去。在主要顯示幕的下方還有一個專用的視訊電話相機,所以,當相機在拍使用者時,使用者就可以在這顯示器中看見對方。此外,為了讓資料能在Z1010 和其它工具之間交換,同時擴充記憶容量,這隻手機也運用了 Sony 的 Memory Stick Duo 科技,以方便將影像、視訊和音樂檔案移入手機或從手機傳送出去。

Sony Ericsson 的執行副總裁,暨業務、行銷主管 Jan Wareby 表示,「我們現在展示的這項產品,是用來支援電信業者的商用第三代行動電話研發計劃,並提供全面的第三代行動電話功能,來啟發使用者和研發人員。2003 年將是電信產業著重產品相容性和標準化的一年,以開發具引吸力的第三代行動電話服務和應用。」Wareby 進一步表示,「傳承自 Ericsson 的通訊專業技術能力,支援研發過程絕對是 Sony Ericsson 的強項之一,我們貼近電信業者的需求,而且我們是第一批在 2002 年九月進行 GSM 和第三代行動電話之間轉換的廠商。」

在第二季完成產品相容性測試(IOT)之後,即可支援電信業者在 2003 年下半年之商用化服務。2002 年中,Sony Ericsson 提供 UMTS 網路測試電話給電信業者測試;同年九月,Sony Ericsson 和Ericsson 完成第一個在 UMTS/GSM 兩個模式之間順利切換不會斷訊的測試。並且,那次實際展示了 UMTS/GSM 網路上的高速資料傳輸,而那支測試手機和 Z1010 同樣都是採用易利信手機平台(Ericsson Mobile Platforms)的雙模手機解決方案。


編輯訊息 編輯 發表時間 2003/02/21 09:46:10 會員IP IP: 已設為保密
該主題只有一頁 [快速返回]
快速回覆主題: Sony Ericsson 發表第一隻第三代行動電話 Z1010
輸入用戶名和密碼: 用戶名: 您還沒有註冊?  密碼: 忘記密碼?



使用表情字元轉換?

 

  [Ctrl+Enter直接發表文章]
頂端頂端


© 繁體中文:『WinBBS資訊交換中心』  版本: Windows BBS 論壇 (修改:EN21論壇)
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表者個人意見,與 WinBBS資訊交換中心 立場無關
[ 頁面執行時間: 78.125毫秒 ]